儿童数学口算游戏(儿童快速学口算的游戏)
向大家介绍儿童数学口算游戏的知识是大家所关心的,对儿童快速学口算的游戏的介绍也是从多个角度来解答,希望可以让大家解决现在的问题!
本文目录一览:
儿童数学口算小游戏
何秋光学前数学,里面有很多您想要的儿童数学口算小游戏哦~
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,感兴趣的主题和游戏,从具体到抽象,真正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!让每个孩子都爱数学!
幼儿数学教育,最重要的是启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。
首先要给幼儿建立数学认知,把数学生活化、游戏化、儿童化,最重要的是趣味性。
1、通过游戏进行数学启蒙
游戏场景学数学是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最合适的方法,有利于培养孩子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。
因为游戏能对小朋友的规则意识、执行能力和策略意识进行综合锻炼。
游戏都有规则,小朋友要听懂规则、服从规则,同时又要达到目的;当规则变化的时候,他们也要跟着变化自己的策略。
这个过程,不是记住知识点就够的,它其实锻炼了小朋友对知识灵活应用的综合能力。
2,通过绘本进行数学思维启蒙
没有孩子不喜欢故事的,这种启蒙方法使得原本枯燥的数理内容变得生动有趣,在听故事的同时,不知不觉吸收知识。
绘本整个看下来,一点都不枯燥!听着像天书一样的数学知识,在绘本都能找到现实生活中的依据。
以场景式代入的方式让孩子先融入到故事中,再从故事里发掘数学问题,进行解剖和分析。
数学学习最主要的是要体会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,毕竟知识是固定的,而背后的思维方法才是最具价值的。
3,看动画片进行思维启蒙
儿童动画系列,片中小人物热爱数学,用数学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障碍,将图案、数字和形状的知识融入动画,内容充满互动,帮助幼儿用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问题。
孩子能掌握对数字的认识、数学的技巧,同时发展孩子的思考性。
怎么样让孩子口算更快些不用掰手数?
导语:怎么样让孩子口算更快些不用掰手数?
关于“怎么样让孩子口算更快些不用掰手数?”这个问题,小编整理了多个来源的用户回答,供大家更全面的了解。
1、以下观点被3900人点赞、并有105个交流讨论:
我仔细的观察过很多的孩子,发现了孩子速度慢主要是两个原因:经过不长时间的训练,小孩子书写速度可以明显提高,最好能达到每秒钟书写2个阿拉伯数字。那么,要想提高孩子的心算能力,也必须让孩子能够达到这样的能力。为了达到真正完美的效果,你需要耐心往下看,因为,练习的步骤,少了一个,可能效果就会大打折扣......4、按住算式,让孩子直接试着报数1.加法拳:两人游戏,每人一个手,任意伸出1-5个手指,把两个人伸出的手指数加起来,谁先报出的数谁赢。(注意,初期,适当的减慢速度,让孩子赢一些,保持孩子的乐趣)3.家庭三口亲子心算比赛:一人当裁判,裁判出题,两人比赛,举手抢答,每题一分,答对得一分,答错对方得一分,积分制,谁先到10分,谁获胜。这个游戏效果非常好:同时锻炼孩子的注意力、记忆力和运算能力。做减法:比如从97开始,每次减3(可以给孩子设定,孩子会更有参与感),轮流报数,直到不够减。2、百格计算:一个神奇的表格,让一个普通学校的孩子数学成绩大幅提高,并且升学率连续多年保持领先的神奇办法。我的学生用这个表格练习,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.
2、精彩回答:
最直接就是每天用生活中的实物让孩子看,3就代表3个苹果,或者饼干玩具,都可以,让孩子最直观的去观察,学好十以内分解,分解背熟练,口算不成问题,我是幼师,每一年都是这样教孩子们,学的很快
3、精彩回答:
我觉得口算速度需要勤练就可以了。这里有一个误区,认为孩子用手指去数数那是不好的。这完全错误,希望各位家长一定要注意。因为,孩子用手指数数计算,那是孩子在那边思考。和口算做的快和慢,那就是熟练的技能,你考的只是记忆力。从长远来看,多一点时间给孩子掰手指,只有好处,没有坏处。请各位家长,一定要注意。
4、精彩回答:
首先从你说的让孩子口算不掰手,可以看出孩子上的是幼儿园或者刚上一年级,如果是刚上幼儿园,你可以让孩子学学指心算,学会指心算孩子就可以用一只手算十以内的加减法,这种方法目前一般的幼儿园都有教。而且很简单孩子一学就会,是可以双手并用的,学的好了一百以内的都可以用双手计算。其次是孩子怎样学快又方便就怎样学,为什么不让孩子用掰手指头的方法呢,这是孩子身体携带的最方便的算数工具啊。我们小时候没有学过指心算,刚开始学不是也都掰手指头做数学题吗,有时候数大了还会用上同桌的手。再次是孩子学的最基础的数学计算题要多练习,所谓熟能生巧。我自己就是这样教孩子的,孩子幼儿园学完了十以内的加减法以后,假期我给孩子买了几本数学加减法的练习题,自己又买了几个算草本,每天都会督促孩子练习,自己再给他出题,从十以内循序渐进的,一直到一百以内的,一个暑假就学的滚瓜烂熟了,现在上一年级,数学题做的一点不用我管,而且现在孩子一直做题,不过已经开始千以内的了。
5、精彩回答:
为什么不能让宝宝掰手指呢?有些父母,在教宝宝数数时,看见他们掰着手指头数,就会要求他们放下手,要求心里记,觉得掰着手指头数是一种不好的习惯,影响孩子的智力开发。其实,这种做法其实并不科学。数数时就应让孩子试着数数手指、衣扣、玩具等等,让他们从具体的东西开始。
二年级数学游戏有哪些?
二年级数学游戏有:游戏棒、猜猜我是几、填数游戏、倍数游戏、集体竞赛、师生一起做猜数游戏、认识相邻数关系的游戏等等。
1、游戏棒。
由31根不同花式的小棍组成,其中有不同分值:
1支带螺旋的“米卡多”游戏棒,每支20分。5支中间红两边蓝的游戏棒,每支10分。5支三节红两节蓝的游戏棒,每支5分。10支红黄蓝三色的游戏棒,每支3分。10支红蓝两色的游戏棒,每支2分。
先用“石头,剪子,布”的方法,决出轮流玩的次序。第一人开始玩:把游戏棒用手握住竖在桌子上,然后突然放开,游戏棒越是散得开越是对自己有利,最好的就是开的太阳花,是单独的一根游戏棒最好了,只要用手指慢慢地前后左右移动,只要不碰到其他的游戏棒或者眼睛看不到其他的游戏棒在动就可以,然后还可以继续。
也可以用得到的游戏棒去挑那些散开的棒,也可以用指尖慢慢轻按棒尖,等棒的另一端翘起一点,就用另一手小心翼翼去拿。那些玩的时候取到的没动的游戏棒就归他所有。等到一人玩到棒动的时候,就依次有别的人接着玩。这样反复直到玩的游戏棒没有为止才告一段落。最后谁挑到的小棒分数值相加最高谁获胜。
2、猜猜我是几。
游戏规则:在猜的过程中猜对得1分。应允许学生有猜第二次的机会。只有在两次都没猜对时才予以扣1分。
每组一副写有1~10各数的扑克。每两个学生分成一组。同组的两个学生各自摸两张牌,一人说出自己手中两张牌上数字的乘积。另一人猜这两张牌上的数字分别是几和几。同组的两个学生各自摸3张牌,一人说出3张牌上3个数字两两相乘的积,另一人猜这3张牌上的数字分别是几。
注意在摸两张牌时,有时答案不是唯一的。如24这个乘积,它可以是24=3×8,也可以是24=4×6;16这个乘积,它可以是16=4×4,也可以是16=2×8。
另外,在猜的过程中,可以有猜第二次的机会。只有在两次都没猜对时才予以1扣分。
3、填数游戏。
在九个方格的正方形中,每个方格填入1、2、3三个数中的一个,使竖、横、对角线上的三个数的和,都等于6。请找出所有的填法:在九个方格中都填上2,是一种填法。别的填法不这么简单,得好好想一想了。
首先,在正方形的中心,既不能填1,也不能填3。
假设按要求把九个数填好了。现在,把两条对角线和第二横线上的数相加得18,再减去第一和第三竖线上的数的和12,差6等于正方形中心数的三倍。所以,正方形中心的数只能是2。
其次,要使三个数的和等于6,只有这三个数是1、2、3或者全都是2才行。所以,在正方形四个角上的数,至少有一个是2。剩下的空格就好填了。
4、倍数游戏。
按座位顺序,第一个同学念1,接下来第二个同学念2,第三个同学要拍手(轮到3的倍数拍手)没拍手或念错的要罚(随便罚)。
5、集体竞赛。
八张一摸一样的口算小试卷,分给每排第一个小朋友,每个小朋友答一题,传给后面一个人,答完之后再传给后面一个人,看那一列速度最快。计算出时间。然后排列出名次。
6、师生一起做猜数游戏。
学生心里想一个数,乘2再加上20,把得数告诉老师,老师马上知道学生想的是多少。
7、认识相邻数关系的游戏。
先将牌中的4个“7”并列摆出来,然后三人各取一半牌,双方轮流出牌,以“7”为中心,按数的相邻关系接龙,如“7”的上方接“8”,“7”的下方接“6”,每个“7”都可以接龙。每次只能接一张牌,无牌可接就由对方接着出牌,直到把所有的牌都出完,谁的牌先出完,谁就赢了。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-小学数学课堂游戏100例
怎样用扑克牌训练孩子口算能力
24点。
一副牌中抽去大小王后还剩下52张(如果初练也可只用1~10这40张牌),任意抽取4张牌(称为牌组),用加、减、乘、除(可加括号)把牌面上的数算成24。每张牌必须且只能用一次,如抽出的牌是3、8、8、9,那么算式为(9—8)×8×3或3×8÷(9—8)或(9—8÷8)×3等。
幼小衔接:数学计算能力怎么练?三步让孩子成为口算小达人
还有一个月,又有一批孩子要进入小学了,不少爸爸妈妈开始了给宝贝的入学预热和冲刺准备。
前几天,龙龙妈妈吐槽,自己一个不大不小的烦恼:幼小衔接都上完了,但到现在数学加减法还总是出错,2+5=7,2+6竟然还等于7,可是3+6又能等于9了……她带着孩子一遍遍的练习,但正确率还是像过山车一样,真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。
作为过来人,我很理解龙龙妈妈这样的家长的焦虑,毕竟扎实的幼小衔接基础,可以为孩子快速适应小学生活、建立信心有很大帮助的。但是,在上学前这样带着孩子刷题,会让孩子产生机械化学习的状态,产生对上小学的抗拒或者是厌倦。所以,确实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解决。
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,2-7岁的孩子处于认知的前运算阶段,对知识和概念的学习需要通过感知去确认。
一年级的孩子大概在6-7岁,正处于这个阶段。他们学习数学和算式时,并不像我们一样,明白它是代码和符号,并明白各自对应的含义,然后把数字套入到算式中,得出答案。
在学龄前孩子眼中,一个实物苹果,一个手指头,一个小圆点,都是客观存在的客体,再来一个时候,代表着丰富,丰富的程度,需要具体的事件检验一下,数一数1个、2个,这时候他们无法直接理解“1+1=2”。
想要明白“1+1=2”,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在生活体验和 游戏 中进行练习,见识一下不同类型的“1+1=2”,然后从中吸取规律,去掉物体本身含义,1个苹果+1个苹果是2个苹果,转化为,所有的1个加1个更有利于孩子计算能力的提升。
加减法,是运算的能力,想让这个能力发展的好, 首先要具备“数感”和“数的意义”
一是要明数与量的关系。记得去年儿子刚上幼小衔接时,数学运算能力也更不上。当是我和他做了一个 游戏 :
这个反馈让我意识到:儿子会点数,但并没有理解数与量的对应关系,这个时候,自然不能很好的搞定更高层级——运算了。如果硬性加入加减法,是有悖于孩子认知发展的,只会给孩子带来压力,打击孩子自信与学习积极性。
是否具备如何判定呢?
就按照上面的方向,和孩子进行生活中的 游戏 ,如果孩子能比较顺利和准确的完成,就可以了。(一年级前的孩子,也是同理哦,不一定到一年级才往后学。)
纯算式的加减法,是属于抽象的具体运算了,一年级孩子直接接触超越了他的认知水平。那些刷题能力提升的,更多的是靠记忆储存,这类孩子未来的应用能力会比较欠缺。那么知识上该准备什么呢?
5可以分成1和4,很多孩子都会背,但我们要注意把这个与实物形成链接。拿出平常的东西,让孩子数一数,不断的去感知,形成应用与知识的链接。
➕、➖、=的意义,可以把符号画出来,然后让孩子用物体表示数字,进行等式。过程中也是数数。然后逐渐替换成数字。注意+和-号,既要在左边,也要在右边,分别去体会。这是对孩子进入皮亚杰认知中的“具体运算阶段”,进行逆向思维——比如加减互换的逆向思维打基础的。
加减法练习,要以体验为基础,可以在生活、 游戏 和任务(做题)中去完成。推荐几个常见的 游戏 :
1、手指 游戏
有不少家长,看到孩子用手指算题,就会阻止甚至是指责,这其实是不对的。
因此,我们要鼓励孩子多用自己的手指,帮他们建立数学信心。
我解决儿子运算问题时,常用的几个小 游戏 :
有一首关于10的分合练习的儿歌
我们可以结合儿歌和孩子进行手指互动。比如说一九一九好朋友时,就一人出1,一人出9。很亲密的挨在一起,凑成10。
要注意的是,出手指时候,要 满5再换手 。为什么呢?因为这样可以在孩子大脑中形成凑十的手型图,而且对于10以下的数字的分合记忆也很有帮助。
其实就是我们的行酒令,拳头代表0,手掌代表5,倒数321两人一起说你们的总数,0、5、10、15、20的哪一个。对和错的奖惩可以提前 约定,得贴纸、画星星或者其他的都可以。
这个主要练习5、10、15、20的等差运算,这是等差运算的基础。相对简单,对于孩子学会连加和未来乘法都是很好的奠基。
这个是我和儿子开玩笑时的偶然所得,后来研究了原理,发现它竟然是实物计算向抽象计算的很好过度,类似于珠心算开始时孩子脑子中的算盘。
记得当是,儿子笑得前仰后合,然后伸出小脚开始练习数数。后来,他开始尝试把手指也放在脑子里用(凑十法的基础给了很大帮助),结合其他的几种 游戏 ,轻松实现了不用手指帮助的“运算自由”。
2、棋牌辅助:
打牌,或许在家长眼里,又是个不务正业的事吧。其实,它也是实现运算自由的有力工具呢。
最有效的是“21点”,这也 是不少孩子喜欢的。
游戏 规则是:1-10代表各自的数字,JQK代表10(不要王)。大家轮流起牌,然后计算手中牌的总数,谁的牌总数距离21最近又没有大过21算赢。
这个 游戏 ,练习的是连加。因为有一定的刺激性,会促进孩子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,让大脑更活跃。这种大脑高活跃度下的练习,效果更好。
3、生活打底:
“学以致用” ,是让孩子有价值感,激发孩子内在动力去学习的关键。生活中,我们要多让孩子接触计算的内容,增加锻炼机会的同时,提升孩子的自信。
比如:买菜时算算找零,家里摆餐具时算算有多少差多少,给大家分享时算算每人几个更平均,收拾玩具时算算自己有多少种类多少量等等。
我带着“学渣”儿子用了半年的时间,通过数手、数脚的 游戏 ,从5以内数量不会对应的小学渣,成功逆袭计算小达人——不仅能心算20以内加减法,还自己主动要求学习了竖式计算100以内加减法(从姐姐那里求来的口算题卡),而这一切是他5岁到5岁半的变化。
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无限的潜力,而 游戏 和信任,是最好的助力器,带着孩子动起来吧,相信你的孩子也能在欢乐中成为口算小达人。
介绍儿童数学口算游戏的内容就到这里,如果有更多关于儿童快速学口算的游戏的问题请到本站进行搜索。